阅读文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1个回答

  • 小题1:(1)一只只不值钱的瓢竟要认真补缀, 表现了当时物资的匮乏,经济的拮据。(2)为下文写我家的水瓢坏了,母亲在墙根栽下了一棵葫芦秧苗等事作铺垫。

    小题2:(1)即便自家揭不开锅,也爽快从罐底刮出来全部余粮借给人家,而还粮的总要比先前多一点。(2)不图任何回报,仔细帮邻居照顾爬过墙来的植物;(3)知恩图报,与帮助自己的邻居分享仅有的一点物资。(4)邻里之间没有隔阂,礼尚往来,其乐融融。 (6分)

    小题3:示例一:删去更佳。文章第⑥段已经对前文进行了总结,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歌颂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人们的宽厚、友善以及和谐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批判富足的今天人心的狭窄与丑陋;并且,用哲理句“正像一只掏空的葫芦,能装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灵丹妙药,也能灌夺财害命的‘麻拂散’,关键要看我们的个人内心,是红籽还是黑籽。”结尾,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再加上第⑦段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示例二:保留更好。文章第⑦段点明写作的意图,批判“龌龊”的今天,追忆歌颂美好的往昔;并且,用“使我想起了一棵爬过墙去的葫芦”在篇末点题,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小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