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RA与RB采用串联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控制通电时间、通过的电流相等;
(2)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3)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反应了液体温度的变化,反映了液体吸收热量即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根据Q=cm△t作出分析;
(4)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焦耳定律分析出结论.
(1)两电阻丝串联连接的目的是:控制两根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A与RB两端电压的大小,发现UA<UB,因为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则RA<RB;
(3)实验中通过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根据Q=cm△t可知,在液体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比热越小,温度升高的越快,所以选用比热容较小的煤油来做实验;
(4)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故答案为:(1)电流;(2)<;(3)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大; (4)越大.
点评:
本题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的关系”的实验题,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特点及焦耳定律的内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