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外,还有两则传说也和月亮有关:早在战国时代,古人就传说月中有蟾蜍.屈原在《天问》中说:“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根据闻一多先生《天问释天》中的说法,“顾菟”即蟾蜍,《灵宪》中也说:“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因为月宫中有蟾,所以人们俗称月宫为“蟾宫”.
又因为“菟”字与“兔”字相近,所以另有一种说法说月中有白兔,不管是蟾蜍或白兔,它们所做的事就捣药,即不死药.如《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董逃行”中就有:“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丸蟆丸”之句.古人为什么要把月亮与蟾蜍联系起来?现代有学者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观察与联想所致,因为月亮晚上才能见到,蟾蜍也是夜间活动的动物,而且月中有黑影形似蟾蜍,所以很容易联系在一起而成了神话传说.另一种是崇尚的反映,上古时代很可能蟾蜍曾是某些氏族或部族崇拜的图腾象征,考古发现在这方面就有相当多的揭示,“种种迹象表明,古代以蛙或蟾蜍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是比较多的.当他们发现月与蟾蜍或蛙活动规律相似,而月上的阴影又象蟾、蛙,便认为自己的图腾祖先——蟾蜍或蛙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来自月亮的神蟾或神蛙,于是便把月与蟾、蛙相提并论了.” 至于后来古人又将兔子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可能是因为洁白的月光与白兔的颜色相似,或者是认为月中的阴影与兔形相似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