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溴的存在干扰检验H+和Br-;
(3)根据相对密度进行计算;
(4)根据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解答.
(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代替,
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所以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所以凯库勒观点错误,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C中产生“喷泉”现象,
故答案为:
,C中产生“喷泉”现象;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苯和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用四氯化碳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以防干扰检验H+和Br-,
故答案为: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37.9,故烧瓶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37.9×2=75.8,
设HBr的体积为x,空气的体积为y,则:
81×x/500+29×y/500=75.8
x+y=500,解得:x=450mL,y=50mL,
故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x=450mL,
故答案为:x=450mL;
(4)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所以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的操作为关闭K2,打开K3,将装C中的b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住烧瓶,若观察到b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C的气密性好,
故答案为:关闭K2,打开K3,将装C中的b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住烧瓶,若观察到b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C的气密性好.
点评:
本题考点: 苯的结构;苯的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了有机物苯的性质,理清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