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A、B、C、D、E、F、G七种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其原子序数的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短周期元素.
②D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D为钠元素;④元素F与元素D同族,则F为钾元素;③原子序数大于钠元素小于钾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基态原子中P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电子数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或1s22s22p63s23p5,即E为铝元素或氯元素,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故E为氯元素;①A、C两元素原子序数小于钠元素,的基态原子中P能级上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1s22s22p4,故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原子序数B介于碳元素与氧元素之间,故B为氮元素;⑤元素G的基态原子中d能级上有3个空轨道,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故G为钛元素.
A、B、C、D、E、F、G七种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其原子序数的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短周期元素.
②D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D为钠元素;④元素F与元素D同族,则F为钾元素;③原子序数大于钠元素小于钾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基态原子中P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电子数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或1s22s22p63s23p5,即E为铝元素或氯元素,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故E为氯元素;①A、C两元素原子序数小于钠元素,的基态原子中P能级上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1s22s22p4,故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原子序数B介于碳元素与氧元素之间,故B为氮元素;⑤元素G的基态原子中d能级上有3个空轨道,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故G为钛元素.
故A为碳元素,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E为氯元素,F为钾元素,G为钛元素.
(1)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元素B的2p能级有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电子能量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O;非金属性N<O,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2O>NH3.
故答案为:N>O;H2O>NH3.
(2)A为碳元素,E为氯元素,两元素成的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了8电子结构,该分子为CCl4,碳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杂化轨道数为4,碳原子采取sp3杂化,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所以分子中相邻化学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
故答案为:sp3;109°28′.
(3)D为钠元素,E为氯元素,F为钾元素,元素D与元素E形成的晶体为氯化钠晶体,元素F与元素E形成的晶体为氯化钾,NaCl晶体的晶格能大于KCl晶体的晶格能,所以晶体熔点NaCl>KCl.
故答案为:NaCl>KCl;NaCl晶体的晶格能大于KCl晶体的晶格能.
(4)G为钛元素,为22号元素,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5)C为氧元素,G为钛元素,由晶胞结构图可知,Ti原子数为8×[1/8]+1×[1/2]=1.5,O原子数目为6×[1/2]=3,Ti原子与O原子数目之比为1.5:3=1:2,所以金红石的化学式为TiO2.
故答案为:TiO2.
点评:
本题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考点点评: 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综合性较大,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关键,推断主要根据元素性质、原子结构进行,学生需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