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本身所具有的探究本质决定了探究是科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但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往往不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
探究,而陷入以下一些误区:
1 重形式轻内涵——科学探究等同与幼儿“动手”
案例:在大班科学活动“浮与沉”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很多材料,如装满水的盆子,石头,积木,皮球,铁块等等,教
师让幼儿辨认完材料后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你们带着这些材料去完一完吧,教师话音刚落,小朋友们就上前来抢这些材料
又比较小的东西容易沉下去,比较大又比较轻的东西容易浮上来.
分析:在看似“充实”,“热闹”的背后,幼儿似乎所获无及,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供了足够多的材料供幼儿操
到的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让幼儿无目的的探索或敷衍.
其实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从幼儿以有的应验出发,根据实际情景,观察到的现象和可以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对问题
的解答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设计实验进行证实;收集和分析相关材料;得出结论进行交流;提出新的问题.
2 重知识轻情感——忽略了探究方法及科学思想的培养.
案例: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的目标定位是:知道三色中的任何两种颜色混合后就会变出新的颜色,对颜色的感受和辨别能力.
科学活动的目标应体现: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并在教学中积极的去实现
这三个目标.但有些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对情感目标设计的较少,即使设计也较笼统而难以操作,致使情感目标成为教师教案
中的一种摆设,科学的情感正是缘于幼儿对科学本身的探究和需求,教师只有注重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与实验,才能让幼
儿获得有益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幼儿在质疑中自主的进行科学探究和活动并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反应积极引
导幼儿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3 重过程轻结果——忽视活动结束的经验提升
案例: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沙漏”中,第一个环节,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沙漏,探究时间与沙子数量的关系,第二个
环节,再次制作,探究速度与口的关系,第三个环节,再次制作,探究速度与口多少的关系,最后教师小结.
分析:在活动中幼儿层层深入,但各活动环节中缺乏让幼儿对实验结果的积极记录,活动结束时教师也没让幼儿对活动结
果的积极讨论,其次在活动结束环节,教师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幼儿的认知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