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段设计 (一)
片段一:数学四上 P48 例题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出示情境图,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小结:手帕和夹子间隔排列,兔子和蘑菇间隔排列,篱笆和木桩间隔排列.
2.仔细看一看、数一数,再回答.
(1)兔子晒了多少块手帕?用了多少个夹子?
(2)有几个蘑菇?有几只兔子?
(3)有多少块篱笆?有多少根木桩?
根据回答,整理成表
手帕 9块 夹子 10个
蘑菇 7个 兔子 8只
篱笆 12片 木桩 13根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同桌操作,体验规律
1.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2.任意拿几个圆,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个圆中间摆1根小棒.数数圆的个数与小棒的根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致吗?
三、深化认知,归纳规律
我们把夹子、兔子、木桩等叫两端物体,手帕、蘑菇、篱笆等叫中间物体.
小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个.
四、拓展应用,印证规律
你还能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事情吗?说给大家听.
教学片段设计(二)
片段二:数学四上 P4 第4题的学习(主要体现了“函数”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 王大伯准备围一块360平方米的长方形地种植树苗.请你帮他想一想,该怎么围?
小结:只知道面积不能操作,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2. 怎样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呢?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长×宽 = 360
二、分组探究,策略多样
1.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表
长(米) 360 180 120 90 72 60 45 40 36 30 24 20
宽(米) 1 2 3 4 5 6 8 9 10 12 15 18
2.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长×宽 = 360
从左往右看,长越来越小,宽越来越大.
从右往左看,长越来越大,宽越来越小.
三、引领提升,深化认知
1.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也就是长和宽的乘积一定.
长越大,宽越小;长越小,宽越大.
2. 你还能想到什么?
积一定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