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知识点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可能是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3、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单线桥 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Br2+2KCl
得到2e-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例题P7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例题P7
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 例题P10
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B=
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1. 计算 m=c×v×M 2.称量 3. 溶解 4.转移 (洗涤2---3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5.定容 6.摇匀7 装瓶贴签
物质的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大小 10-7
胶体的本质特征
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区分溶液与胶体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2 CO2 NH3等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HCl H2SO4 HNO3
强碱NaOH KOH Ba(OH)2
大多数的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HCl H2SO4 HNO3
弱碱NaOH KOH Ba(OH)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水
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焰色反应 铂丝用盐酸洗涤 然后在酒精灯燃烧至无色 再蘸取待测液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4+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3+检验:加入KSCN 出现红色溶液 Fe3++3SCN-==Fe(SCN)3
Al3+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质子 Z
原子核
原子ZAX 中子 A
电子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同位数: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互称 11H 12H 13H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
1.氯气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1)能跟金属(如Na、Fe、等):2Na + Cl2== 2Na Cl 2Fe+3Cl2===2FeCL3
(2)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Cl2==2HCl 燃烧的火焰是 苍白色的,瓶口有 白雾 产生.
(3)和水的反应:Cl2 + H2O==HCl+HClO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氯水易见光分解方程式2HClO==2HCl+O2↑,保存在新制氯水含 、 、 、 、 、 、 ,
久置氯水主要成分为 .
(4)与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 (用于尾气处理)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 .漂白粉的成分是 有效成分是 .漂白粉发生作用的是 .
3.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MnCl2 + Cl2↑+2H2O; 发生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
除杂: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用浓H2SO4吸收水;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盐酸.
4、溴、碘的提取 (1) 2KI + C12 ==2KCl + I2 (2) 2KI + Br2 = 2KBr+I2 (3) 2KBr + Cl2 ==2KCl+Br2
5、钠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 软 、密度小、熔点低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①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 ②熔:(说明钠的熔点 低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游:(说明有气体 产生)④响:(说明有气体产生) ⑤红: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生成的溶液 碱性).(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 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 +2OH-+H2↑.
(4)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2Na+O2=点燃=Na2O2
(5)4Na+TiCl4== 4NaCl + Ti
(6)Na的用途①制取纳的重要化合物 ②作为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冶炼Ti.铌锆钒等金属④钠光源
(7)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
化学式Na2CO3NaHCO3
俗名纯碱 苏打小苏打
颜色、状态
溶解性溶解度比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2NaHCO3== Na2CO3 +H2O+CO2↑
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比Na2CO3剧烈NaHCO3+HCl==NaCl+H2O+CO2↑
与NaOH反应———NaHCO3+NaOH==Na CO3+H2O
相互转化
(8)除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 NaOH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加热出现气体是碳酸氢钠 或着 加酸先出现气体的是碳酸氢钠先没气体后出现气体的是碳酸钠
6、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 (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
7、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1.写2.改(易溶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3.删4.查 (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恒)
8、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举例:
Cl2与水反应 H2O+Cl2==2H++Cl-+ClO- 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2H+==CO2↑+H2O
铁与氯化铁反应 Fe+Fe3+==2Fe2+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H++OH-==H2O
9、镁的提取与应用
镁的提取
(1)MgCl2+Ca(OH)2 ==Mg(OH)2↓+ Ca Cl2 (2)Mg(OH)2+2HCl== MgCl2+2H2O
(3)电解MgCl2 === Mg +Cl2↑
镁单质化学性质
3Mg + N2== Mg3N2 Mg + 2HCl== MgCl2+H2 2Mg + CO2== 2MgO+C
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1.铝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Al2O3两性氧化物
与硫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
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2.Al(OH)3两性氢氧化物
(1)Al(OH)3+3HCl==3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反应: Al(OH)3+OH-==AlO2-+2H2O
受热分解 2Al(OH)3== Al2O3+3H2O
(2)将NaOH滴加入AlCl3溶液中至过量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实验室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制取Al(OH)3
(3)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Al3++3H2O==AL(OH)3+3H+ ,因此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具有 吸附性 吸收了水中悬浮物 而下沉 .
3.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固体,密度2.70g/cm3较强的韧性、延展性良好的导热导电性
(2)化学性质
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所以铝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4Al+3O2====2Al2O3
②铝与冷水不反应,与热水缓慢反应 2 Al2O3+6H2O=====2Al(OH)3↓
一般情况下.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与水的反应
③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钝化
④与强碱反应
2Al + 2 NaOH + 2H2O===2NaAlO2+3H2↑(唯一的一个)
⑤铝热反应
2Al+ Fe2O3===2 Fe + Al 2O3 焊接铁轨
实验室制取用氨水
转化关系 HCl AlCl3 NaOH Al(OH)3
Al2O3 电解 Al
NaOH 2NaAlO2
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铜的性质
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紫红色金属密度8.92 g/cm3质软,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2、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2Cu+O2===2CuO CuO+2HCl==H2O+CuCl2
2、Cu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
Cu+2H2SO4===CuSO4+SO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3Cu+2HNO3浓==Cu(NO3)2+2NO2↑+4H2O
3、与盐反应
Cu+2FeCl3==CuCl2+2FeCl2 Cu+2AgNO3==Cu(NO3)2+2Ag
(1)铁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质软有良好的导电 导热性 延展性 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 3Fe+2O2==Fe3O4 ②与非金属反应2Fe+3Cl2==2FeCl3 Fe+S==FeS
③与水反应 3Fe+4H2O(g)== Fe3O4+4H2↑ ④与酸反应Fe+H2SO4== FeSO4+ H2↑
⑤与盐反应 Fe+CuSO4==FeSO4+Cu Fe+2HCl== FeCl2+ H2↑
Fe2O3与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Fe3+的检验:与KSCN反应出现血红色溶液
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
Fe2+ Fe3+ Fe3+ Fe2+
氧化剂 还原剂
2FeCl2+Cl2==2FeCl3 2FeCl3 +Fe==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
氢氧化铁制备: FeCl3 +3NaOH==Fe(OH)3+3NaCl 受热分解2Fe(OH)3== Fe2O3+3H2O
钢铁的腐蚀: 钢铁与周围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被侵蚀损耗
电化学腐蚀: 不纯金属接触电解质溶液产生微电流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表面覆盖保护层
铁及其物质的转化关系 HCl FeCl2
Fe Fe Cl2 金属防腐的方法 2.改变内部结构
Cl2 FeCl3
3. 电化学保护法
第三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SiO2化学性质 不活泼,耐高温耐腐蚀
①不与水酸(除HF)反应SiO2+4HF==SiF4↑+2H2O 玻璃不装HF酸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CaSiO3
③与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实验室装NaOH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硅元素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
物理性质:晶体硅呈现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良好的半导体
SiO2+2C==2CO↑+Si(粗硅) Si+2Cl2==SiCl4 SiCl4+2H2===Si+4HCl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SO2+H2O==H2SO3 可逆反应 H2SO3的不稳定性2H2SO3 +O2==2H2SO4
(2)还原性 2SO2+O2 2SO3
(3)漂白性: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原理:与有色物质结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不稳定 (暂时性漂白) 氯水 永久性漂白 原理:HClO 具有强氧化性
3、酸雨:PH〈5.6 正常性雨水PH值大约为6 ,水中溶解有CO2
硫酸性酸雨的形成原因: SO2
来源:(主要)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次要)含硫金属矿物的冶炼、硫酸生产产生的废气
防治:开发新能源,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常见的环境保护问题:酸雨:SO2 温室效应:CO2 光化学烟雾:NO2 臭氧层空洞:氯氟烃 白色垃圾:塑料垃圾 假酒:CH3OH 室内污染:甲醛 赤潮:含磷洗衣粉 CO 与NO 与血红蛋白结合 有毒 电池:重金属离子污染
二、硫酸的制备与性质
1、接触法制硫酸
原理:(1)硫磺(硫矿石)与氧气反应生成SO2 S+O2==SO2 或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与氧气反应生成SO3 2SO2+O2 2SO3
(3)SO3转化为硫酸 SO3+H2O==H2SO4
2、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的特性⑴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收附着在物质表面或内部的湿存水和结晶水的性能.是液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
⑵脱水性:蔗糖的炭化 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处理:先用抹布抹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与铜反应: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被还原的硫酸占反应硫酸的1/2
与碳反应:C+2H2SO4(浓) SO2↑+ CO2↑+2H2O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O2 O2 H2O NaOH
O2 BaCl2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及转化
1、N2
N2 电子式 N2含有三键所以比较稳定
光化学烟雾 NO2
2、氮气的生产和使用
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可做制冷剂
(1)与水反应
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形成一水合氨,NH3•H2O不稳定,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水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2 NH3↑+H2O
氨水有 分子:NH3 H2O NH3•H2O 离子:NH4+ OH- 少量H+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液氨与氨水的区别:液氨 氨气的液体状态 纯净物 无移动OH-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氨水 氨气溶解于水 混合物
(2)氨可以与酸(硫酸,硝酸,盐酸)反应生成盐
NH3+HCl==NH4Cl (白烟) NH3+HNO3===NH4 NO3(白烟)
NH3+H+==NH4+
3、铵盐 铵盐易溶解于水
(1)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HCl↑ NH4HCO3 NH3↑+H2O+CO2↑
(2)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NH4Cl+NaOH NaCl+NH3↑+H2O 注意:铵态氮肥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4、硝酸的制备与性质 ★NH4+ 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工业制取:(1)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
4NH3 + 5O2 4 NO+6 H2O
(2)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 2NO+O2=== 2NO2
(3)用水吸收NO2生成硝酸 3NO2 + H2O = 2HNO3+NO
性质:Cu + 4HNO3(浓)=== Cu(NO3)2+2NO2↑+2H2O 3Cu + 8HNO3(稀)==Cu(NO3)2+2NO↑+4H2O
C+ 4HNO3(浓)=== CO2↑+2NO2↑+2H2O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化学2
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
一、核外电子排布
1、元素:含有相同质子数同一类原子总称. 核素:含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中子的原子
同位素:含有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
质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 2 个);②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 个电子;
③ 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 个电子;④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2n2 个电子.
另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3、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P书2
4、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的必然结果
(1)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除1、2号元素外,最外层电子层上的电子重复出现1递增8的变化
(2)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 减小 ,如:Na Mg Al Si P S Cl;C N O F
(3)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最低负价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 8 .
(4)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Na>Mg>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Cl>S>P>Si,
(5)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 强,反之也如此.金属性:Na>Mg>Al,氢氧化物碱性强弱为NaOH > Mg(OH)2> Al(OH)3.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 强 ,反之也如此.
非金属性: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