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根》这首诗中,诗人牛汉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坚守者、承受者和奉献者形象.
根是理想的坚守者.“我是根”,诗的开头以根自喻,交待了自己的身份,一位不卑不亢、勇于承担的形象跃然纸上.与世俗的向上不同,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的生长,向下,向下……”,因为“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甘于生在“地下”,一直“向下”,是源于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对理想的坚守.是啊,岁月给我们白天的同时,还有那可怕的黑夜.在黑夜中摸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念的灯塔沉没海底.道路可以更曲折,黑夜可以更漫长,但只要把太阳种在心底,生命就会变得明媚而亮丽.
根是苦难的承受者.与枝叶相比,根的生活是孤寂的,代表着一种苦难.“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一切阳光的抚慰、雨露的滋养和美丽的风景都发生在他人身上,上天赐予自己的只有泥土和黑暗!在枯燥、单调、孤独、寂寞的生活环境下,根只是“觉得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坦然,来自于对名利的淡泊,对荣誉的漠视,更来自于对苦难的消解,对自己默默承受的豁达与自信!
根是幸福的奉献者.正是有了根的坚守和承受,才有了“开花的季节”,才有了“沉甸甸的果实”.我们可以想象,每当花繁叶茂,别人啧啧称赞之时;每当果实累累,人们欢歌笑语之时,根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些什么呢?“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这是对自己尽了一份责任的满足和幸福,是作为无名英雄的崇高与伟大.默默无闻,忠于职责,不懈追求,因奉献而自豪,这是根的生命价值的内涵.
本诗的语言近乎白话.初读全诗,如同听陌生人自我介绍:“我是根……”;再读全诗,心灵却感到阵阵悸动,这分明是一个勇者在诉说自己在厄运面前的沉着,在苦难面前对理想的坚守.有人说,牛汉的诗“精练、凝聚、确切、到位,似乎刚坚硬的骨架,支撑起诗歌的血肉和魂魄.然而,这似骨架的诗歌语言却拥有着极深的韵味,令人感到余味无穷”.的确,牛汉诗歌语言的魅力是与他的人格操守,与他的生命体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苦难的铁砧下,人和诗都日益成长起来,愈加沉实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