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

  • B.审美的非自觉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展示出这样一幅美景:夕阳西下,山上缥缈的云气形成美丽的景色,空中的飞鸟呼朋唤友地结伴飞回巢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是妙手偶得之笔,是不经意间的“绝妙恒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诗人陶渊明所见之“菊”,是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隐逸、恬静的生活图景,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山水田园意境。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二字暗指亲近自然、醉于自然、远离世俗的生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记叙来概括写出诗人陶渊明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陶渊明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陶渊明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陶渊明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