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或称“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卫星.矮行星是一个新的分类.定义的标准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矮行星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1、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2、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3、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4、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在行星的基本定义上,科学家们大致上认同这样的说法:直接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具有球状外形,但是也不能大到足够让其内部发生核子融合. 矮行星是太阳系外围较小的天体,或称为小行星.在行星的基本定义上,科学家们大致上认同这样的说法:直接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具有球状外形,但是也不能大到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但是实际上,最终的定义会比这复杂得多,有的天文学家倾向于把太阳系外围较小的天体称作“矮行星”,而另外一些人则愿意把它们叫做“小行星”,或者“柯伊伯带行星”,还有一些人则根本不想用到行星这个词. 相信矮行星的数目会很多,随着观测的不断进步,会越来越多.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协会第26次会议上,国际天文学协会术语委员会已正式决定以后不再称冥王星为“行星”,而是称其为“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