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出5个“慎独”的例子,有采纳,谢谢

1个回答

  •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 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 ,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 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和法律之事。这 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 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慎独” 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 》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 知、我知。”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 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代林则徐的“海 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革命领袖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 修养》中引用了该词并赋予新意,他指出 :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 ,“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 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 独’,不做任何坏事。”无数革命前辈,由 于地下工作的需要,常常独立作战,正是 靠这种高度自觉的慎独精神,给后人留下 了“清白于世,忠诚一身”的光辉典范。 慎 独修养离不开在实践基础上的内讼自省, 离不开严格的自我批评和积极的思想斗争 ,离不开经常性的自我道德审视、评价和 扬弃。《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慎 独,注意清理思想深处隐而不显的不健康 因素,反省在微小的事情上暴露出来的错 误观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许多 劳教人员就是因为缺乏慎独意识,在某些 “无人之境”中,利令智昏,心存侥幸,做 了不该做的事,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直到进了监狱才懊悔不已。朋友们, 慎独是悬挂在你心头的一记警钟,慎独是 阻止你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慎独是提升 你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而拒绝 慎独,就像放任“病毒”在自己的肌体内蔓 延滋长,最终结果就是彻底毁灭自己。因 此,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 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唯慎独,还 要慎权、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 、自警、自励,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 寞中成就事业,以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 个道德高尚的人,并共同把我们全社会的 道德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不久前一位心 理学教授做了一个试验:事先在礼堂内隐 藏几部录音机,然后老师领着100多名中 学生进来坐下,礼堂里十分安静。当所有 的老师借故离开后,礼堂里马上沸腾起来 。十分钟之后,老师们返回礼堂,拿出录 音机,将刚刚录下的内容放出来,所有的 人、包括全体学生都大吃一惊:录音机里 充斥着不堪入耳的脏话、粗话!这些丑陋 的语言就出自眼前这些孩子们的小嘴!这 个例子不是说孩子品德有多坏,但至少说 明孩子们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慎 独”思想是儒家提出来的,但儒家不是宗 教,如果你做不到“慎独”,孔老夫子也拿 你没办法。我们的老校长蔡元培讲过一句 话:“唯有美育可以代替宗教”。从教育学 角度来看,蔡先生很早就认识到,美育能 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约束个 人行为,进而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 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 也是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 有的一种修养境界。“慎独”是一种境界 “ 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 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 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 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 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 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历史上有很 多“慎独”的生动例证。康熙将“慎独”概括 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 、《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林则徐在居 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 ,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