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整倍性染色体数目畸变可分为: ①单体性 二倍体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只有一个而不是两个的现象,即2-1.大多数动植物的单体性个体不能存活,存活的单体最初是在小麦中发现的.普通小麦中有成套的21种不同的单体,普通烟草有成套的24种不同的单体,它们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有用工具.在人类中,除特纳氏综合征(45,X)属性染色体单体外,常染色体单体性的胚胎常死于子宫内. ②缺体性 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缺失了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现象,即2-2.缺体最早在燕麦中发现.缺体性个体一般也不能存活.但普通小麦等少数物种有人工保存的成套缺体性个体.在恶性肿瘤细胞里也有缺体性细胞系. ③三体性 二倍体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为三个的现象,即2+1.三体的存在最初是在茄科植物曼陀罗中发现的.人类的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核型式是47,XX或XY,+21,即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个.克氏综合征患者的核型式是47,XXY,即性染色体X比正常人多一个.三体性个体一般都能存活. ④多体性 二倍体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在三个以上的现象.例如人类染色体病中见到的48,XXXX四体或49,XX XXX五体等都是. 超二倍性和亚二倍性是指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多了若干个或少了若干个染色体的现象,也属于非整倍性畸变,常见于离体培养的肿瘤细胞. 产生非整倍性个体的主要原因是在生殖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或在受精卵的卵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异常所致,而且主要是由减数分裂后期Ⅰ某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后期Ⅱ某一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不分离引起的.如果不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那么就形成+1和-1两类异常的配子.当这些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就发育为单体性(2-1)或三体性(2+1)个体.如果不离开发生在受精卵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那么单体性和三体性的体细胞就可以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存在,从而形成.
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机理主要包括什么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