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信息读图可以首先判断,图甲是南极上空俯视图,从而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太阳光线从图的右侧射入,并根据已知0°和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图中其它经线的经度.
然后对照两图分析,图甲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冬至日;图乙中②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④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①为春分日、③为秋分日;图甲为图乙中④位置的光照图.
此外,图甲中A点位于赤道,根据图中0°经线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得到A点的纬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B点此时正位于南回归线上;对应图乙中④,接近地球公转的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若扬大附中昼短夜长,且昼渐长,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北移动,从而确定符合该要求的时段;夏至日,即对应图中的②处,此时扬大附中昼最长;①为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1)图甲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冬至日.
(2)A点位于赤道,根据图中0°经线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得到A点的纬度为45°E,由此可以得到A点地理坐标为(0°,45°E);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3)图乙中②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④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①为春分日、③为秋分日.图甲所示的日期,地球位于图乙中①②③④四点的④位置,该位置接近地球公转的近日点附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平均速度较快.
(4)扬大附中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地球运行在图乙中①②③④四点中的④点至①点,②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扬大附中昼最长,①为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A、B、D三地的昼夜长短关系为A=B=D.
(5)
故答案为:
(1)冬至
(2)(0°,45°E) 90°
(3)④近日点 快
(4)④①②A=B=D
(5)
点评:
本题考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地理意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的判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