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图示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图中1是消化道,2是入球小动脉,3是肾小球,4是肾小囊,5是出球小动脉,6是肾小管,7是组织细胞,8是肺部毛细血管;A是营养物质,B是食物残渣,C是尿液,D是汗液,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
(1)数字8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其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2)小肠的面积大,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肠腺分泌肠液;小肠内含有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能对淀粉、脂肪、蛋白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C是尿液,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大时,在C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或血细胞;若人体一次摄入大量的糖类物质,导致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过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C尿液中也会出现少量的葡萄糖;但是如果C尿液中发现大量的葡萄糖,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故答案为:(1)肺部毛细血管;动脉;肺静脉;
(2)小肠;
(3)肾小管;葡萄糖
点评:
本题考点: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尿液的形成.
考点点评: 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识图时要注意以循环系统为核心,和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器官系统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