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红楼梦之林黛玉与薛宝钗 其实心中早就有想一睹《红楼梦》之名著风采.由于作业繁多的缘故,一直还未找到合适的机会,只可远观却未能真正的品读一番.布置作业的老师似乎能看穿了同学们的心思,待到作业纸下发之际,“通读《红楼梦》”跃然纸上,我便大呼有如天降甘露,终于有机会能顺理成章地拜倒在《红楼梦》的石榴裙下.
望着厚厚的一本《红楼梦》,如果想彻底地了解一番有些近似不可能.仔细想想,根据有祥有略的规则,最后决定把品读的重点放在林黛玉与薛宝钗身上.“解剖”一下这两个玲珑女子的传奇人生.
早在儿时未曾接触过《红楼梦》之时,便知道其中有位“病美人”—林黛玉.其实不用过深地分析,便能看出林薛之间的不同.乍一看,这林妹妹“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而宝姐姐在体格上却另胜一筹,记得在第五回中,写宝钗新来乍到,“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又如第二十八回,贾宝玉问薛宝钗要她的红麝串子看,“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
薛宝钗是健康可爱的,不光在外貌上,就连平时的为人处事都能料理地淋漓尽致.在大观园中深得人心,她的宽容,善于适应环境,善解人意,贤淑无不另人称赞.就连平常对人苛刻的赵姨娘都对其赞许有嘉.薛宝钗对丫头们都照顾有嘉,对待长辈更是不敢怠慢,也难怪她会深得人心!而林妹妹呢?则表现得有些小心眼,记得书中曾有提到有一次,黛玉来到宝玉的住所,不想因丫鬟之间有些矛盾而未开门,被搁在门外的黛玉又听到薛宝钗与宝玉在内嬉笑玩闹的声音,为此又神伤了好一阵子.从其种种情节看来,黛玉显得更为消极些,喜欢独自一人落泪,葬花,悲春伤秋,看到不顺自己心意的事,都会言辞苛刻地指责一番,大吐心中之不快.
如果细细分析起来,造成她们俩如此这般的差异跟其生活的家庭背景有着很深的关系.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薛宝钗生活在如此的家庭,自然处事会圆滑些,受封建礼教的影响颇深,懂得怎样去赢得别人的喜爱.而黛玉根本未曾融入周围的环境中,由于不通世务,所以显得目下无尘,清高而具叛逆性.在她那生活中感兴趣的两件事无疑就是宝玉和葬花.这样的黛玉看起来更真,毕竟“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身上更具有一分自然的气息.但是不懂掩盖的她在外表现出来的则是:多虑、敏感、多愁善感,过分的自尊以及所谓的的“小家子气”了.
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宝钗却未能得到宝玉的喜爱,单单那个被称作“小家子气”的黛玉则得到了宝玉的“芳心”.曹雪芹安排如此的结局,必定有其用意所在.也许在宝玉心中薛宝钗虽有着健康的体魄,但她的心灵、品格则、是扭曲变形的,被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所约束、压制着,就像盆景中的树根,不自然,而变得人为的病态.而貌似“体弱多病”的黛玉却气质高洁,有天然的真纯与美好.那种种叛逆的性格有着相通之处,进而对其百般怜爱,以至于闹到了看破红尘的地步,黛玉的死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打击,正是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
林黛玉与薛宝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其中的孰是孰非难以断清,林黛玉自有她的率真可爱,而薛宝钗呢也自有她的善解人意.如能将她们两者的个性融为一体我觉得会更好,在拥有一分率真的自然气息当中少几分孤傲与猜疑,在热忱对待他人之时能少几分心计.可自古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爱谁多一点,还得有读者自己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