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古代文论只是,论述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意、象、言.

1个回答

  • 言,象,意:

    1,先秦儒道对言意的分歧:儒家重视言教,言能尽意,推崇圣人之书,《周易·系辞》: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尽乎?道家主张”不言之教“.庄子在《天道》里曾经提出:”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不尽意)他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但庄子不主张放弃语言文字.《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的基本方法.

    2,《易传》:”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言是明象的,象是尽意的.文学创作要以”象“象征”意“,以”言“说明”象“,可以使难以言喻之”意“,能从象中体会领悟.以”象“为中介,解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问题.

    3,王弼调和儒道的矛盾.一方面”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可以”寻言以观象“”寻象以尽意“,另一方面,言不等于象,象不等于意.言、象是得意的工具,“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4,刘勰延续陆机的观点,陆机认为“意不称物,言不逮意”.刘勰与陆机看法一致:“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5,殷璠:”兴象论“——诗歌需要”兴象“,诗歌需要有完整的审美意象,这种意象是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可以有耐人寻味,含蓄不尽的意味.

    6,之后还有陈子昂,皎然,司空图,叶燮,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