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牡丹江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要解决此题,需要分析物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知道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3)凸透镜成像时,u=v=2f 时,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这个特点求出凸透镜的焦距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凸透镜成虚像.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1)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此时手指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若看远处的物体,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在逐渐增大,成的像也越小.

    (3)如图象,u=v=2f=20cm,所以f=10cm.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故答案为:(1)放大;缩小;(2)小;(3)10;大;不能.

    点评: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定熟练掌握成像规律的内容,并能做到灵活应用.同时考查了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在分析时,注意各项的大小变化情况,从而找出规律.还考查了成像规律的应用,要搞清像距和物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