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根据图象计算出0~10min内A的浓度变化,再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计算;
(2)利用0~10min内A、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的比值求得;
(3)根据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大小比较;
(4)由图可知,第10min时,单位时间内A、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较大,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根据影响速率的因素分析;根据第16min时平衡移动方向分析;
(5)已知第16min时改变的条件是温度,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1)0~10min内△n(A)=0.45mol-0.25mol=0.2mol,v(A)=
(0.45−0.25)mol/L
10min=0.02mol/(L•min);故答案为:0.02mol/(L•min);
(2)0~10min内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45mol/L-0.25mol/L=0.2mol/L;0~10min内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40mol/L,x:y=0.2mol/L:0.40mol/L=1:2,故答案为:1:2;
(3)反应前气体物质的量小于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大,气体压强增大,故答案为:变大;
(4)第10min时,单位时间内A、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较大,反应速率明显增大,可能为升高温度或者使用催化剂;第16min时,C的物质的量减小,A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应为升高温度,故答案为:④⑥;④;
(5)已知第16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平衡常数减小,所以K1>K2,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率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图象曲线变化的分析,把握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