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游春踏青者,写春之勃发
小草发芽了,春天回来了.当人们发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心情一定非常的激动,也一定想好好地看看,那期盼了一个冬天的春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春草,“嫩嫩的,绿绿的”.一阵定睛观赏过后,他们忍不住要把目光移向远处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此时,他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要走出屋子,到田园里去.在那儿,他们欢笑啊,闹啊,感觉春草真的很嫩(“草软绵绵的”),还有一丝儿凉爽的风,多惬意啊!
从发现草,到定睛地观赏草,到远望草、感受草,人们的心理经历了一个有序而冲动的过程.而这样的一个过程,不正源于春草的勃发么?你看,这里看似写游春踏青者的喜悦之情,实则表现出春草的勃发和它蕴藏着的无限生机.
(2)借蜜蜂和蝴蝶,写花之竞放
草长了,花开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为什么花繁(是花“都开满了”而不是“都开了”)?因为它们都“不让”.都“不让”,即竞放.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里看似写蜂蝶之多,实则借此写花的竞相开放,表现出春天洋溢着的生机.
(3)借鸟儿和牧童,写风之和暖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写风的和暖.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花香了,鸟叫了,牧童骑着牛儿来到草滩了.花枝上,鸟儿欢叫着;草滩上,牛儿慢慢地走着;牛背上,牧童悠闲自得地吹着嘹亮的曲子.这是一幅多么浪漫温馨的春风图啊.假如风寒呢?假如风寒,那鸟儿只怕还蜷缩在温暖的巢中,牧童大概是不会爬上高高的牛背的吧,那样的话,寒风中会有笛声并且还会那般“嘹亮”吗?
这里是借鸟的欢叫,牧童的笛声来表现风的和暖.
(4)借行人和农民,写雨之细小
文中借行人的慢走、农民的慢忙,写春雨的细小.
这春天,因草的勃发、花的怒放而充满生机;这春天,因风的和暖、雨的细小而充满温馨.温馨与生机,春之精神,春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