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与光现象

2个回答

  • 一、选择(每题2分)

    1.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小明的身高为1.68 D.教室的宽度约为60

    2.李白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下列词语中,含有光源的是 ( )

    A.波光粼粼 B.金光闪闪 C.灯火辫煌 D.珠光宝气

    4.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常州市夏天最高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足因为 ( )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与人的距离不同

    6.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B.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

    C.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D.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

    7.站在平静的水池边,看到水中有一片云彩,这云彩是 ( )

    A.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B.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C.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D.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8.我们常常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在“观察动植物的细胞”实验中,使用的观察工具是( )

    A.放大镜 B.望远镜 C.潜望镜 D.显微镜

    9.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供暖的热水一般是把热电厂生产的高温水蒸气通到冷水中得到的.水蒸气通入冷水中产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 B.汽化 C.蒸发 D.凝华

    10.地球赤道全长40076km,若用速度为250m/s的远程大型客机沿地球赤道航行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 )

    A.160.3h B.160.3天 C.44.5h D.0.445h

    11.下列情景中.一般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_从楼上落下的物体 B.正沿跑道起飞的飞机

    C.即将进站停靠的火车 D.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

    12.在严寒的冬天,挂在室外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发生了 ( )

    A.蒸发现象 B.熔化现象 C.凝华现象D.升华现象

    1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14.“浴霸”是现代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设备,关于“浴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B.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c.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D.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15.用照相机拍摄人物肖像时,要使底片上能够成清晰的像,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必须满足( )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