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备课的课,势必是环节紊乱、不得要领、浅肤、低效的课.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备课呢?以下结合本人备《望月》(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一课的做法,谈谈几点体会.
一、细读文本,读懂教材.
1、读文本,了解课文梗概、主要内容(
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
).(1)纯净的读.所谓纯净的读,就是在阅读文本以前,不要翻看任何参考书,不要搜索任何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不要和任何人去交流看法,就是一个人干干静静地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别人的理解影响你的认识,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文本,这样做的结果是对文字的所有感悟均是由自己的心中生发.
(2)仔细的读.所谓的仔细,就是要我们深入到文本字词句和标点中去思考,甚至研究,并把自己在阅读中对字词句的理解批注在旁边.这一阅读环节的目的是读懂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要全面理解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内容.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语言隽永,思想深邃,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文章形散枝繁,有21个自然段,无明显的中心句.当我一开始拿到文章时,思路有些乱,不知从何下手,后来,反复几次研读,全文聚焦望月, 文章层次内容清晰可见,课文先写了我眼中看到的月,再写我和外甥对诗,展示诗中的月,最后是小外甥展开幻想,想象月亮到底像什么.写的正是:眼中月诗中月心中月.由实到虚,(眼中看见到口中说出再到脑中幻想)从古到今,(古代诗歌到现实想象)比喻独特,想象丰富,童趣盎然.
2、读文本,发现课文重点、难点及精彩的句段.
这一环的读,我扫除了一些字词的障碍,懂得课文的重点应是在月下赛诗和月下想象这两部分,难点是通过以上重点部分的叙写,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呢?而前面的月下江景是全文的铺垫.眼中月这部分重点是景色的描写.作者深夜跑到甲板上来欣赏月色,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通过感情的朗读,我们可以感悟到景色的幽美,安详清辉写出幽,闪烁晶莹看出美.进而体会到作者心境的平和愉悦.
诗中月部分,首先要抓住对话体会人物的特点.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爱幻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可见他的书读得真多啊,记忆力也十分的惊人.学习此段,还可以积累一些古诗文,对于文中出现的诗句,要简单知道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最后还可以利用文中的一处省略,让学生搜集其他含有月亮的古诗,进行比赛.
心中月部分重点是感悟小外甥独特的想象.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在爱幻想的小外甥的脑海里,月亮就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小外甥是善于观察的,他把月亮的阴晴圆缺说成是眼睛闭上又偷偷地睁开,每次月圆他说成是眼睛睁大一次,在他的心目中,明亮的月亮是喜欢看我们大地的.如此天真的语言出于儿童之口,确实让身为成人的我感到吃惊.
3、读文本,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达的特点.(
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
这一环,通过抓重点部分重点词句的研读来揣摩、体会.懂得:眼中月,就是我眼前所见的月,它明亮、宁静、安详.诗中月,不仅体现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也表达古人心目的月多富意象、富有情意.心中诗,表达的是什么呢?童心.是的,拥有一颗爱幻想的纯真童心,我们才能发现月亮独特的美,才能对生活产生无限的向往,有诗一般的情怀.这篇文章语言平实而传神,逐层引导读者寻求深沉的意蕴,有含蓄之美.在构思上,以望月为焦点,有条不紊的组织语言,缜密而严谨.同时,作者还为读者创造了月下的深邃、辽远的意境,含蓄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作主旨.
二、懂学生明课标,设定教学目标
本文-课标-学生这三者,我的理解是,文本是死的,可以有所取舍;课标是既定的,应该好好落实;学生是活的,要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选定,应视学生的实际而定,不能无视生情,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的目标,否则就是目中无生、脱离学情的教学.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作为纲领性要求,教师有必要全面、细致地把握,并很好地贯彻到平时的教学实际中.对文本的取舍也自然根据生情和课标而定了.基以此,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进行演读.2、学会本课生字镀、喻、舱,认识二类字甥、峨、瞳.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如安详、清辉、闪烁、隐隐约约、镀上、凝望、比喻等.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感受月色之美,品味小外甥的奇妙幻想,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设教程、定教法,体现灵活有效
这是备课的深入,是教师深入具体钻研教材和安排教学活动的细致过程,也是教师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化和具体化.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制定出实用的教学预案,构思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环节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教学过程、教法的设计,要视学生实际、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定.
要重点研究导学设计,课堂教学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和做,删除无效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参与和发展.以《望月》一课为例:包括:教学步骤安排:3课时.1、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语;2、深读探究,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及表达特点.3、课堂作业,巩固提高(总结拓展,课堂作业).
主要教学方法:1、以读为本,达成目标.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应灌输在整个教学过程.2、抓住重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突破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读写结合,加强语文运用训练.一读(通读、快速读)扫除生字词障碍.二读(默读思考、朗读体会)理解重点词句,主要内容.三读(默读深思,朗读体会)体会表达的情感及表达的特点.
四、活用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1、教学内容的适当取舍.
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取舍教材.
教师备课,在查阅了众多资料以后,我们不可能把大家的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上逐一尝试,这就要求老师们确定自己的教学主题,并根据这一主题取舍材料,与主题相关联的留下,相距较远的舍弃.这一取舍的过程决定了教学的境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敢于取舍并善于取舍的,是不会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棵挂满铃铛的圣诞树的.当然,在取舍中教师要注意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既要关注文本本身,又要关注学生实际,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那样,再精彩的解读也会由于脱离了大地而成为毫无价值的空中楼阁,变得毫无实际意义可言
2、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学生也即资源.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对教学大有帮助:如,可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可百度字音、词义、难句等;可用于下载优质教案,进行比较借鉴;用于设计课件.好的课件,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清晰可见;文本、图片、声音穿插显现;教学省时、有效.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可向学生提供更丰富教学信息.
但是,信息技术(课件)不可一意孤行盲目拒绝使用,也不可为追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而牵强附会重视了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更不可对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形成依赖离开现代教学设备就讲不了课了.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备课便是这一艺术的具体体现,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扎实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做一名有心的备课者,善于思考,勇于创造,就会步入这一艺术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