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 (1954)

1个回答

  • 艾略特提出了诗歌的三种声音的说法,并在《诗的三种声音》一文中,对这三种声音作了颇有影响的界定.他说:“第一种声音是诗人对自己说话的声音——或者是不对任何人说话的声音.第二种是诗人对听众——不论是多是少——讲话时的声音.第三种是当诗人试图创造一个用韵文说话的戏剧人物时诗人自己的声音.”④

    事实上,在诗歌中诗人对自己说话的声音是微妙的,而如若一首诗中没有自己的声音,这首诗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不叫诗.艾略特说的第三种声音,说的其实就是戏剧性的诗,进而说是诗剧.在整个的剧情里,他倾向的绝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希望三种声音交相辉映地听到.

    在诗的三种声音》里,他根据诗人写作时所面对的想象中的不同听众,分出诗歌的第一、第二种声音,这两种声音的共同之处在于诗人都是代表自己在说话;第三种声音即是属于戏剧的声音,是诗人在以不同的角色所可能具有的声音来创造一种戏剧诗.因此第三种声音就成为构成这种新型诗剧的主要内容,当然第一、第二种声音并非绝然排除,而是混同在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