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一)所示反射弧结构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效应器、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和感受器;A、D为上行传导神经,B、C为下行传导神经.图(二)所示突触结构中,A、B、C、D、E分别是细胞核、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图(一)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编号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因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图中abcd处首先测到局部电流的是d处.
(3)图(二)结构B内物质由C到D过程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释放出来的物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即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膜,从而使其兴奋或抑制.
故答案为:
(1)④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d
(3)流动性 树突或胞体膜
点评:
本题考点: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突触的结构和作用及兴奋传递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