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上看是对比(?)、衬托 ;形式上的对仗不用答……没得分点……
“一点”与“千里”形成极大反差,目的是突出作者自己的“浩然气”,以此自勉/自况/自恋,突出自己的境界超凡啦,思想先进啦,bs宋玉啦,等等.当然也可视为与天下有浩然之气者共勉之,侧面突出其“浩然”(=坦荡、坦然,因其当时正被贬)的胸襟/眼界/气魄.总之就是夸自己.
由景触及“浩然气”,由“浩然气”触发感慨,一方面抒怀、一方面明志.呃,“明志”大了点,不过也差不多.
还有,“浩然”为景色、“快哉”为心情,这算不算情景交融一类的手法呢?这个确实不记得了……
其实这句的内容与上句“堪笑兰台公子”也形成了对比,一破一立嘛,但这与手法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不推荐答.
另外,开头对比的说法估计会有问题,因为——正宗的名词实在想不到了……不学语文好久了……
(貌似“手法”中木有对比啊啊啊,仅供参考)
为凑字数,附原词: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识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
1.浩然气,《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快哉风,《风赋》:"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此二句谓只要胸有"浩然之气",就能享此"快哉风",并无"大王"、"庶人"各享"雄风"、 "雌风"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