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①图中,因波形失真,应调节竖直位移或↑↓钮使整个波形移动,以使波形完整.如果竖直位移过大或过小,都可以调节竖直位移旋钮,还可以通过调节y增益旋钮实现;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因为要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应将扫描电压也调整为900Hz,所以应将扫描范围钮置于1k挡位位置,然后调节扫描微调钮.
(2)①根据题意,可以得出三个点为小球的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②通过平抛运动的知识,先根据高度求时间,再根据水平位移求出三个速度;
③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球的质量影响碰撞后的速度,但不会影响碰撞前的速度,因而可以判断到底哪段水平分位移与质量有关.
(1)因波形失真,应调节竖直位移或↑↓钮使整个波形平移,以使波形完整;
故答案为:竖直位移或↑↓,衰减或衰减调节,y增益;
②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衰减或衰减调节钮或Y增益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被压缩,以使波形完整出现在屏幕内;
故答案为:扫描范围,1k挡位,扫描微调;
(2)①根据题意可知,P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
故答案为: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N点是小球2落点的.
②小球做平抛运动,高度决定时间,故时间相等,设为t,则有
op=v10t
OM=v1t
ON=v2t
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
v20=0;
因而碰撞系数为
e=
v2−v1
v10−v20=
ON−OM
OP−0=
ON−OM
OP.
故答案为: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假设为 t,则有op=v10t,OM=v1t,ON=v2t,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v20=0;e=
v2−v1
v10−v20=
ON−OM
OP−0=
ON−OM
OP.
③平抛运动高度决定时间,水平射程由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因而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但由于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平抛的初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有关,因而OM和ON也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故答案为:OM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没有关系,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有关系.
点评:
本题考点: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示波器的使用.
考点点评: 第一题是有关示波器的使用问题,一般复习资料上是没有的,要靠学习物理时做过实验并真正搞懂才能做对;第二题是由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而来,关键要分析清楚实验的原理,同时要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平抛运动的相关知识列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