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情深似海。岁月流逝,用自己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随笔
小鸟长大,要离巢,孩子长大,终要离开家,离开父母温暖的襁褓庇护。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每个子女健康成长,累弯腰,黑发变银丝。我们幼时用稚嫩小手抚摸过的脸颊,现在也布满层层梯田。被我们用小手拽住把玩的乌黑头发,也被风霜粘染上银灰色,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银光。岁月,冲洗不走的沧桑轮廓,鉴证了饱经风霜,日晒雨淋而逐渐苍老的容颜,记忆中是那么和蔼可亲,久久回荡在心间。
父母,对每个儿女的的付出爱伟大而无私。小时候,嗷嗷待哺,是父母亲利用农活“空闲”;时给予哺育.那时候,我们没人能分清正常三餐的用餐时间。早上起床,总看不见父母亲的身影在身边,只有饭菜焖热在锅里,静静等待我们兄妹几人。中午饥饿难耐,就用铁丝钩,把父亲用来装花生的蛇皮袋戳一个小洞。把小小的,脏脏的手指伸进蛇皮袋,一颗颗的往外面抠出来解馋。吊在屋梁的花生种,吃起来好香!那时候的晚饭,我们经常在睡梦中被母亲叫醒吃饭。小脑袋仰望天空,只看见星光闪烁不停,就连皎洁的月光洒在尘世,都那么朦朦胧胧的,那时可能连皎洁的月亮也快要休息了。迷糊中醒来迷糊中吃饭最后又迷糊中睡觉,也不知道饭菜吃下肚是何滋味。
整个人呆呆的,傻傻的,跟随在父母亲身后旋转,碌碌无为的跨过成长岁月之河。年幼时,总是不喜欢吃“晚饭,”常迷惘地问母亲:“为何我们家晚上总是有星星的时候才吃晚饭?可不可以不吃饭?”母亲斩钉截铁回答:“不行!人活在世上,就是穿衣,吃饭,生存。等你长大了就要为了生存而奋斗,努力工作才有饭吃!”也不知道是为了要为以后的生存,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是为了摆脱日出而作,披星戴月而息的农门生活。父母亲的朴实言行,淳淳教诲,让我们心底萌芽要为今后的生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
我们慢慢长大,时光在悄悄流逝。我们未曾发现父母亲的黑发,逐渐被岁月渲染成银色。直到有一天,母亲见“小棉袄”回家,高兴的放下手中的所有活什,陪我闲谈,询问我在外生活的如何,有无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父母亲蹒跚的身体,倾斜在我眼前,为我们准备启程的行囊之时,我发现他们头上闪耀着一根根银色的光芒。那一刻,我心中酸酸的难受。父母亲一直在为我们付出,一直为我们操心。
我感激父母亲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感动予父母亲对我们付出的无私的爱。如今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有了工作,有了家庭。他们仍然不时地操心劳神,不停地对儿女付出全部的爱,却被我们忽略了的至亲的亲情。母亲常说的那句话:“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只有蹒跚学步的年龄。须得提醒点拔,心中须得时时警钟长鸣,才不至于走错路。”这句话,时刻铭记在我心里。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句话,我深深的领悟并有亲身体会,那就是愧对父母的恩情如山。有次父母到千里之外的哥哥家去,看望哥哥过的好不好,顺便“考察”他们生活是否过的美满。满眼泪光送站,依依不舍之情满载。父母在哥哥家“考察”期间,我常鉴于记忆好忘性太的毛病,一个问候电话也没打过。直到父母回家乡,才感觉少做了一件重要的事!
每次回乡探望二老,都会如“鬼子”进村庄,席卷一大包父母的爱心粮食回城。每人都肩扛“战利品”却怨声载道。我们都不忍心,掠夺父母用辛勤汗水灌溉的劳动成果。每次回乡小住,都被父母亲的唠叨“折磨”耳根不得清净。每次,都对父母亲的叮嘱“厌倦,”嫌他们啰唆的话语,总在耳边环绕。其实,那不是“厌倦,”我只是想对她说:“妈妈,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我已经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了,无须你再费心了。
柔柔的灯光下,映照着布满岁月沧桑的脸像一轮祥和宁静的弯月,静静的照着我前行之途。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人穷志不穷,凡事有底限,做任何事情不能愧对自己的良心良知。”不善言辞表达词措,则是我们在人生路上随时谨记的信念。父亲的话,也是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为人处事学习的楷模。
我们一天一天在长大,父母亲一天一天在变老。当我们为人父母时,父母亲的面颊,却已经布满岁月流淌过的印痕。当我们的黑发变为变为白发时,父母亲早已白发鬓鬓。当我们遇到心烦意乱的时候,仍然会找父母亲倾诉。毕竟,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儿女的心结。
如今,父母已进花甲之年。我们只在一味的接受父母的无私付出,未曾给予父母回报。父母虽然竭力说自己身强力壮,不用记挂家里大小事情。其实,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常回家看看呢?
春节将近,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女们,也应该常回家看看了,哪怕在饭桌上给父亲敬杯酒,哪怕回家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也是孝心一片。春节,是一家人团圆佳节,应该早点回家团员。除夕之夜,别总是让父母牵挂。餐桌上,别总让父母遥首期盼千里之外的你,正在回家途中,拥挤的人海中正往家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