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微观解释

2个回答

  • 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单质在水中生成水化离子倾向的大小.这种倾向的大小,不仅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它所处的环境——水有关.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即金属在水溶液中的置换能力,其判断依据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倾向的大小.这种倾向的大小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金属性也是指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即金属的还原性的强弱,其判断依据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一般说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原子变为阳离子的倾向就越大,金属性就越强.否则,金属性就越弱.

    在一般条件下,金属活动性强的元素,金属性越强.但是有时金属活动性强的元素,不一定金属性也强.例如,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因此钠的金属性要比钙强.但是钙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钠大,即钙的标准电极电位比钠要负,所以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大.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虽然钙排在钠的前面,但钙的金属性却弱于钠.铜和银也有类似上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