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写的笔记,转载过来,供参考——
.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于1937年提出了“大数假说”,由此引申出了自然哲学的“人择原理”.
从测量角度来看,选择不同的尺子测量结果的数值是不同的,这里的数值就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字,由于习惯定义了标准长度为“米”、时间为“秒”.对于宇宙这样的研究对象采用微观世界原子尺子更合适,相应有:
1.氢原子静电与引力比~e^2/Gmpme=2.3×10^39
2.原子单位的宇宙年龄~mec^3/e2H=7.0×10^39
3.质子单位的宇宙质量~8πρc^3/3mpH^3=1.2×10^78
由此引发的问题:为什么都具有10^39量级的无量纲大数存在?如果考虑到都是物理常数的组合运算结果,是否存在常数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对于相应的物理学和宇宙学问题这里不再继续讨论,但是应该注意:为什么人类“恰好”能够认识到这样大数的存在?是否宇宙进化到一定阶段就可以产生可以认知宇宙的生命呢?
观察生命世界的昆虫,比如蝉,在春光明媚的季节出生,看到树木生长直至寒秋凋零,其生命也结束了.在蝉的历史记忆中,自然天地是恰好适合她生存的一个时间段.如果考察人类或者生命在宇宙之中的发展历程,不得不说比蝉相对一个地球年的比例要小得多!是否“恰好”在自然世界的大数为10^39量级的时候才适合人类这样的生命出现,来认识自然、认识宇宙本身呢?——无法回答,但希望如此,否则“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自然的上帝不会捉弄任何事物,也包括人类.如果物理常数在变化着,我们已经使用了自然的量子化时间尺度,该如何理解时间呢?时间是否在自然地变快或者变慢地流逝着呢?这个问题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在宇宙尺度上时间已经是宇宙存在的属性之一,如同空间、物质一样,无法采用宇宙之外的“客观”标准来描述了.类似于一个人无法用自己的手抓着头发将身体提升一样——只缘身在此山(宇宙)中!这就是“大数假说”的“人择原理”解释.
“人择原理”是立足于人的角度,也可以从自然的角度说是“天择原理”.到目前为止,人类认识到四种基本作用力,而它们“恰好”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表现着,非常适合人对其研究与认识:1.万有引力——主要表现在宇观尺度:宇宙、星系团、星系、恒星系,至少是太阳系这样的大质量空间.2.电磁力——由于大范围物质净电荷总数几乎为零,所以静电力的表现并不显著,即使存在强磁场天体,也由于磁场的闭合特性,作用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只有微观尺度才显著.3.强相互作用力——仅仅存在于原子核内部来粘结质子,外部无任何表现.4.弱相互作用力——基本粒子之间一种特殊作用,由于比强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强度都弱,故有此名,其作用范围比强相互作用还要小.
正是四种作用的范围不同,人们才可以在不同尺度主要考虑不同作用的贡献,使得研究的方法及其过程有了简化,否则复杂的公式与方程,无法解算了.那么这是否也是“人择原理”的一个结果呢?可以这样说,“恰好”人类出现,“恰好”四种作用分离了,适合简单地认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