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被保护的金属做的是正极.那“阴”“阳”的称法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3个回答

  • 1.对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被保护的金属做的是正极.那“阴”“阳”的称法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在高中,我们要求的很严格,即原电池分正负极,电解池才分阴阳极,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练习,即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到了大学,就不是那么清楚了,而是比较笼统的将都发生氧化反应的负极与阳极等同起来.

    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属于原电池原理的保护方法,严格讲,是“牺牲负极的正极保护法”.

    只是用惯了,就这么说了.

    2.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活泼金属也能失去电子进入溶液.阳离子放电的顺序中三价铁离子在二价铜离子之前,那在阴极会不会先于二价铜离子放电而使精铜不纯?

    因为粗铜中的Fe在阳极失去电子,就只能得到Fe2+,而不是Fe3+,所以到了阴极,Fe2+的放电顺序在Cu2+的后面.

    3.有阳极泥,那有没有阴极泥的说法?

    没有,阴极是阳离子得到电子,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即得到金属单质,那就是我们主要需要的.

    阳极泥是粗铜中的不活泼杂质因为不能失去电子(放电顺序在Cu的后面),所以保留了单质的形式,而随着Cu的溶解,散落下来,落在阳极的下面,才称为阳极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