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写《风筝》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报告

1个回答

  • 春天,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机.在休息日,常常可以看到祖孙俩或一群小孩子围在一起放风筝.这一切激起了学生想开展以“风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导师的我,当然举双手赞成.但活动怎么搞,我认为,导师只能作为“参谋”.因为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的非学科性课程.它要求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在活动的开始就要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关心的人或事,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

    在活动的开题阶段,就有一系列的“大动作”——“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活动研究方案”、“进行开题陈述答辩”,这些看来似乎只能在大学的校园内出现的活动形式,忽然间要出现在我们小学的校园内,要求小学生自主完成,可能许多老师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小学生搞这样的课题研究,行吗?还不是老师越俎代庖的事!”是啊,以前我们的老师总是喜欢走在前面,牵着学生的手,小心翼翼地带领学生向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从幕前策划转移到幕后参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只是远远地站在学生旁边,时而举起手中的火把,让学生借着他的火光不断地摸索.倡导学生对课题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教师只能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一旁给学生当当“参谋”.学生选择课题摸不着头脑,“参谋”提示他们,从自己的身边去寻找;学生把课题方案搞出来了,老师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设想,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学生将要参加开题答辩了,“参谋”传授他们怎样使自己的陈述吸引听众,怎样机智地与评审老师进行答辩.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虽然活动不是自己亲手“策划”,但是从学生的“策划”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信,看到了学生那被埋没已久的潜能.在学生通过开题答辩后激动的眼光中,我分明读到了学生对老师给予的信任所回报的感激与欣喜.

    经过艰难复杂的开题活动阶段,活动进入了实施活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