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基因工程中,利用农杆菌作为载体,培育出新性状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将携带外源基因的DNA导入植物细胞之前,首先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步骤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可以通过检测转化的植物有没有显示出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来确定.将转基因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育种的优点:①能打破生物种属的界限;②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4)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安全:①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②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其新性状,必须有一定条件;③种植抗虫转基因农作物,可减少农药用量.

    不安全:①可能会出现新的过敏源;②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从而重组出新的病原体;③重组的微生物降解化合物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产物,造成二次污染.

    故答案为: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检测转化的植物有没有显示出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植物组织培养

    (3)①能打破生物种属的界限②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4)安全:①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②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其新性状,必须有一定条件;③种植抗虫转基因农作物,可减少农药用量.

    不安全:①可能会出现新的过敏源;②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从而重组出新的病原体;③重组的微生物降解化合物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产物,造成二次污染.

    点评:

    本题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及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骤,了解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