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固体熔化实验的掌握情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固体熔化时的规律.
用酒精灯对固体进行加热,一定要注意使加热均匀,而乙方案为水浴加热,可以使加热比较均匀.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固态时在相同的时间内升高20℃,而液态时升高10℃,由此可知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就越小.
(1)如果固体受热不均,会出现加热部分熔化,非加热部分温度还很低,所以一定要均匀受热.采用乙方案的水浴法,能使固体均匀受热.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t1~t5这段时间内该物质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0℃;
烧杯内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1=20℃,
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 2=10℃,故△T1>△T2.
由 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
故答案为:(1)乙好、乙装置中物质受热均匀;
(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点评:
本题考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程度,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并借助图象形象直观的展示了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同时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