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表示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
B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1)9;40.08;(2)B、C;8;Cl-;(3)B.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等是即可正确解答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