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诸者赤 近墨者黑”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个回答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目录

    【原文】

    【注释】

    【译文】

    【读解】

    发音: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 释义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出处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示例 原来~,朱樱日日伏侍小姐,绣床之暇,读书识字,此窃颇通.(清·无名氏《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

    [编辑本段]【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③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 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③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 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①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 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 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编辑本段]【注释】

    ①戴不胜:人名,宋国大臣.②之:动词,向,往,到.③咻 (xiu):喧哗干扰.④庄岳:齐国的街里名.庄,街名;岳,里名.

    [编辑本段]【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吧.比如说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找齐 国的人来教他好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 戴不胜说:“找 齐国人来教他好.”

    孟子说:“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 观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 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去,住在齐国的某个街市 比方说名叫庄岳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 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个好 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 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相反,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 和样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谁去做好事呢?单单一个薛居州能把宋 王怎么样呢?”

    [编辑本段]【读解】

    孟子的本意还是在政治方面,用“近来者赤,近墨者黑”的 道理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当政治国的国 君应注意自己身边所用亲信的考查和选择.因为,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 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这里的道理并 不深奥,实际上也就是《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的意思.所谓“昔孟母,择邻 处”,“孟母三迁”不也就是为了找一个周围环境好一点的地方以 利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吗?孟子是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早 有切身体会的了,所以说得非常在理而又举例生动形象.

    我们感兴趣的不仅仅在他的政治的意图上,而且还在他所举 的例子上.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外语的问题了.原以为学习外语 是在“出国大串连”的时代才时髦的,却没想到早在两千多年前 的孟子就有这方面的论述了.而且,不管孟子所举的例子是真实 的还是假设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却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达官 贵人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外国语”.(我们当然知道,所谓“外 国”是指当时的概念而言,实际上是汉语的方言.)

    我们这里研究而加以肯定的是他所强调的语言环境问题.诚 如孟子在本章中所论,语言口耳之学,语言环境至关重要.这是 凡有过学习外语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的.孟子的分析具体而生动. 读来很有亲切感.我们真该把他的这一段论述收入学习外语方面 的入门教材中去.

    释义: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示例〗原来~,朱樱日日伏侍小姐,绣床之暇,读书识字,此窃颇通.★清·无名氏《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 (摘自中华在线字典)

    近义词∶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