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东阳《移树说》的译文予城西旧…作《移树说》以贻之.选自《李东阳集》

1个回答

  • 我家的城西旧坟无高木已久.近来拓地于东邻,有桧柏百余株,大的合围,高约二三丈.我为它们长在不相称的地方而可惜.有一个种树人对我说:“我能够替大人移植.”我说:“你真能够做得到么?”他请求试试看,我答应了他.我曾经去观察过.他先移其三分之一,环绕树根周围几尺,中留原土.四周都挖了坑,挖至根脚而止.用绳绕着树根,就像系碇那样,但它的重量虽千人也拿不动,便敲掉树坑的边角,将绳子缚住树腰而平放下来,树根的缝道里放着松泥.再朝北平放,树身之下用泥土充垫,逐渐高升,朝南放时也是这样.三放三起,树便高出于坑.又以木头搭成床棚横载其上,用两头牛来拖,十个壮汉相帮.更粗重的树便使用双倍的力量.走了几百步,在墓后种成三行.过了一年去看,成活的有十分之九,于是又移运余树,种在左右两边以及墓门.再过一年去看,成活的又是十分之九了.从此枝干相接,行列分布,气象庄严与前大异,和古墓完全一样.由于周围大而坑疏朗,所以根不离树;原土厚,所以元气足;徐徐乘虚而起,所以出土后无所损伤.取之非在旦夕之间不可,而巧妙却能超越于二十余年之前,看来因为平日已积累了移树的经验,而在实践时又很有条理的缘故罢.我因此深感世上一些培植人材,化融气质的人,如果都能得其道而治理,那么,不是很快就能够得到良好的名声么?族孙嘉敬因应乡贡考试而至京城,我爱其气质近于道义,便留他住下,和他探学论道,并指导努力之方,好让他随从有德才的文士们就教,有所效法而琢磨,知新而聚博.过了三年,他的志向学业都有进步,还是不被主考的试官录取,于是打算回乡省亲.我期望他能再来京师,成就学业,并且能够被录用,因此写这篇论说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