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死地而后生 置于死地而后生

1个回答

  • 《孙子兵法·九地篇》讲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韩信很好的应用了“置于死地而后生”这一战术理论.韩信作为汉代第一功臣,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汉赵之战”是韩信作为主帅取得的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这一仗打得是非常之精彩.打完仗以后,所有的部下都到韩信的军帐中来,对韩信表示祝贺,说,元帅您领导我们打的这一仗确实打得很漂亮,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想通这个事儿.兵法上是这么教我们的,“右倍(背)山陵,左前水泽”,就是安营扎寨、行军布阵,我们的后面应该是山,这样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毕竟敌人要从后面的山上翻过来偷袭我们是很困难的,阵前应该是水,毕竟敌人要过水来打我们也是很困难的,一般像这样安排的营寨才是安全的.可是元帅您恰恰完全相反,哎呀,我等左思右想还是不得其解.韩信听了这些疑问,就笑着说,其实这个道理兵书上也说了,可惜各位平时没有留意.兵书上怎么说的呢?“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于亡地而后存”,像我们这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斗,一定要把我方置于死地才有战斗力.何况诸位想想,我们这支军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不过散兵游勇、乌合之众,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是临时纠集起来的,这叫做“驱市人以战”,等于是在街上临时吆喝一帮人,也没有经过军训就让他们去打仗了,这样他能打仗吗?惟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置于死地,让他们每个人都感到处在生命的险境,然后必然殊死作战,为自己的生命而作战.后人读到韩信汉赵之战,常常断章取义的理解“置于死地而后生”,我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我就拼了.人其实是对生有着无限的眷恋,才会渴望生,惧怕死.置于死地是把人放在唯有生才是希望的境地,唯有不顾一切的为生而努力.虽然人人知道生命有限,可真到自己身上岁月就变成无限了,唯有置于死地的时候才激发对生的强烈欲求,才能体会生的价值与美好,才会感叹岁月的无情,来珍惜生的恩情.韩信,他敢于“置于死地而后生”,背水列阵,以汉军三万破赵代二十万众,收赵地,追斩赵代二主,那是因为他胸中已经有了取胜之道,韩信把士兵对生的渴望激发出来了,每一个士兵是为自己的生而在战场上拼杀着.如果韩信胸中没有取胜之道,而把士兵逼上死路一条,那历史就是另一番情景了.胸有成竹的韩信早有两点认知,其一、就是韩信已经料敌在先,认为当时拦截他三万汉军的赵代大军人多势众,对汉军必主“轻”将“骄”.“轻”必“贪”,必会盲动盲出贪一劳永逸之功.而后来战局,果如韩信所料.其二、就是韩信从没有指望过,也知道不可能有刘邦或者其他汉军方面的支援,他的“置于死地而后生”中最高超也是最大胆的赌注是下在自己而不是任何盟军的身上.这个说穿了就是那两千汉营里仅有的轻骑兵,他们肩负趁赵代联军蜂拥而出之后闯营拔旗,虚张声势,为最后扰乱敌军军心,不战自溃的重任.“置于死地而后生”绝非只是大义凛然的勇气,也不只是单凭对生活得一腔热情,它是一种生的智慧,它是一种自我的救赎,明白自我所处的位置,并对自我有种坚定的信念,懂得在救赎的过程中需要忍耐,需要恒久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