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凉山州)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某同学从图中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A、根据曲线中的点是否饱和的判断方法考虑;B、根据降温后溶解度变大还是变小来进行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D、根据甲曲线受温度的影响大小考虑析出方法.

    A、在曲线上的点和曲线上方的点,都属于饱和状态,在曲线下方的点属于不饱和状态,a点在甲和丙的曲线上,属于饱和溶液,在乙的曲线下边,属于不饱和溶液,故A说法正确;

    B、由于丙物质降温后溶解度变大,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故B说法错误;

    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溶解度大溶质质量分数就大,溶解度小溶质质量分数就小,在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就大,故C说法正确;

    D、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影响因素,,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