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带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可简记为:碱盐盐盐水中溶,沉淀气体水生成.为了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地运用物质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是在学习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1]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它的概念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要理解它必须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换成分”这两个关键词.酸、碱、盐溶液间发生的反应一般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形成的,即参加复分解反应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并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碱、盐溶液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因为此类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所以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可以简单的记为:“两内项,两外项,价不变”.
编辑本段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根据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面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方面,按以下四类反应具体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沉淀. 2.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生成CO2、H2S等气体 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H2O、弱酸、弱碱等.有弱电解质生成. 有时复分解反应的2种反应物中的一种要为溶液(即有水参加)例如Ca(OH)2固体无法与CO2反应,要有水参与,形成Ca(OH)2溶液,溶液再与CO2反应生成CaCO3和H2O
(1)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等弱电解质. 如:2HCl+CaCO3=CaCl2+H2CO3 (H2O+CO2↑) BaCl2+H2SO4=BaSO4↓+2HCl
(2)酸+碱—盐+水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酸要可溶. 如: H2SO4+CuO=CuSO4+H20 2HCl+CuO=CuCl2+H2O
(4)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
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5)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
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铵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 NaOH+NH4Cl=NaCl+NH3↑+H2O Fe(OH)3与NaCl不发生反应 注意:只有在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弱电解质(如:NaOH+HCl=NaCl+H2O)生成 . 方法指导: 概括上述四种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等弱电解质生成.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解性顺口溜(不主张死背死记,初中阶段只要记住Cl-里Ag+不溶,SO42-里Ba2+不溶、碱里钾钠钡钙溶钾钠铵硝溶即可): 氢氧钾钙钠钡溶,盐酸除银和亚汞; 硫酸不溶有钡铅,钾钠铵硝全都溶; 碳酸盐中多不溶,只有钾钠铵盐溶. 酸易溶碱难溶,碱中钾钙钡钠溶. 钾钠硝铵溶水快,硫酸盐除钡银钙, 氯化物中银不溶,碳酸盐中多不溶.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溶,盐酸除银,硫酸除钡.其他盐类均不溶). (微溶盐: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 初三适用版本: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盐酸盐要除银;硫酸盐要出钙银钡和铅;碳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学过的酸全溶;可溶的碱只有钾钠钡和铵,氢氧化钙是微溶.(仅适用于初三)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氯化物不溶只有银;硫酸盐不溶只有钡; 酸易溶,碱难溶;多数不溶碳酸盐. (还有4种微溶物质单独列出:氢氧化钙、硫酸银、硫酸钙、碳酸镁). 注意;有酸反应酸必须可溶,无酸反应必须全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