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界的自然现象中你悟到哪些人生哲理

3个回答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在一片树林里要是有哪棵树长得太高而突出于其它的树木,大风刮过来必定最容易催断这棵突出的树,告诫人们不要太过在众人里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必将遭到外部势力的首先发难.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并随之出现一些消极行为.比如,别人中奖了,买股票速富了,自己没有得到这种“意外之财”,忍不住大发牢骚,甚至对别人肆意造谣、恶意诽谤.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行为是人类忌妒情感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心理学家认为,忌妒情感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孕育,其根源在于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在面对“人好我差,人有我无”这样的现象时,心里便不是滋味,潜意识中希望占有属于别人的东西.当无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时,便去破坏别人的东西,力图把别人拉回到和自己一样的起跑线上.忌妒别人的人常有挫折感和忿忿不平的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互相感染,所以,他们很容易抱团去对付那些优秀的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原因.由忌妒而产生掣肘、造谣中伤、孤立他人等种种行为,都属于消极行为,对人有害,于己无益.忌妒别人的人往往把精力用于对抗而不是发展,最终自己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