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一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不等式(组),还有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性质·定义

1个回答

  •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5、解法思路: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那么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6、消元的思想:我们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

    7、代入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

    8、加减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9、三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三个相同的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

    10、解三元一次方程组: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消元,把“三元”化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再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1、不等式定义: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 叫做----

    用“≠”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

    2、不等式的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解集:使不等式成立的解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

    4、解集的表示方法:可以用数轴表示,以解集x≥2为例

    0 1 2

    注意,如果在表示2的点上划空心圆圈,表示不包括这一点

    5、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的过程

    6、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质;

    7、(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8、符号“≥”读作“大于或等于”,也可以说是“不小于”

    符号“≤”读作“小于或等于”,也可以说是“不大于”

    9、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怎么证明?)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0、解不等式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 a (或x > a) 的形式

    11、用不等式解应用问题时,要注意对未知数的限制条件,例如有的题中,对未知数的限制条件都是正整数.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类似于方程组,把两个不等式合起来,组成

    13、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

    14、利用数轴可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15、什么时候裂不等式?对于具有多种不等关系的问题,可通过不等式组解决

    16、解不等式组的方法: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统计调查的步骤

    (1)确定调查目标(2)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整理数据;可以利用表格归纳,也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2、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

    3、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4、总体、个体、样本: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5、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6、简单随机取样: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取样.

    7、取样要注意:样本不能太小,太小缺少代表性;抽样要随机.

    8、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共同点:他们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

    区别: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10、2直方图

    9、直方图的做法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凭经验和具体问题而定)

    (3)列频数分布表(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即频数)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全等三角形

    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2、全等三角形:能过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表示全等关系:用“≌”

    5、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6、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怎样画图)

    1、判定定理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 SSS)

    2、符号“ ∵ ”表示“因为” 符号“ ∴ ”表示“所以”

    3、定理二: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4、定理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5、定理四: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直角三角形的表示:Rt△

    7、定理五、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11.3角平分线的性质

    8、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9、判断点在角平分线上的方法: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十二章 轴对称

    12.1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2、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对称点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

    4、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2.2.1作轴对称图形

    6、作法: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在连接这些对应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

    12.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7、点(x ,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 -y)

    点(x ,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 y)

    12.3.1等腰三角形

    8、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 “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9、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应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12.3.3等边三角形

    10 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11、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2、一个锐角等于30°直角三角形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