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一字返百里》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为改一字返百里》这篇文章。它讲的是唐代诗人任蕃,有一次去浙江巡察,路过天台山中子峰时,触景生情,在僧房的寺壁上题写了一首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锋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平竹房。
写完后,他便告辞而去。一路上,他反复吟咏品味所题诗句,突然想到,“一江水”改为“半江水”更好。这样描写景色更确切,因为江边高峰耸立,月色只能照半江而不能照一江,再则“半江”能显示出半是清辉,半是幽暗,明暗相辉,更富诗意。
这时,他已经离开题诗的地方有一百多里地了。为了使诗句更佳,他不顾百里之遥,返回改诗。从此,“前锋月映半江水”的名句和诗人《为改一字返百里》的历史故事便流传开了。
为了颂扬任蕃“百里改字”的严谨精神,后人又在任蕃的题诗壁上题写了两句诗:“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
学习了这篇文章,使我深受教育。特别是诗人“为改一字返百里”那严谨的治学精神,使我深受感动。以前,我每写完一篇文章,从不认真进行修改,急急忙忙抄写一遍,就算完事了。有一次上作文课,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作文题,我急忙写完,连再看一遍也没有,就提前15分钟第一个交了卷。第二天,作文发下来了,满分30分的作文,我只得了21分。而最后一个交卷的马琦同学,却得了29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然是我没有认真修改的结果。
通过学习《为改一字返百里》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以后,我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仔细阅读,认真修改。文章要最少读三遍,首先,看它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引用的材料是否恰当;其次,要把文章中的错别字、用得不恰当的词语,以及病句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都改正过来;第三,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充实,使文章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条理。因为我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严谨的学习态度,才能写出好文章。
2004年元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