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2)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若将凸透镜遮住一部分,由于折射到像点的光减少,像的大小不变,像将变暗.
(4)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当去掉凹透镜,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1)物近像远,当将点燃的蜡烛从距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靠近凸透镜时,为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将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照射到硬纸片上的光线不能折射到像点,但透镜的其它部分仍有折射光线的作用,所以在光屏上仍可以成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折射到像点的光线比原来减少了,像比原来变暗了.
(4)近视眼不戴近视眼镜,由于晶状体变厚,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
故答案为:(1)远离;(2)缩小;照相机;(3)完整的像;(4)靠近.
点评: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此实验前,首先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高度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其中第(3)问中很容易造成错误,认为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后,将不会成完整的像.要知道此时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