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台州一模)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实验室以抛光厂的废铜屑(含有少量铁粉、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废铜屑含有少量铁粉、油污,废铜屑放入蒸发皿,灼烧至表面变黑,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备用,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油污,使铜被氧化为黑色氧化铜的作用;

    (2)图1的分离方法为倾析法;沉淀的颗粒较大,静止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常用倾析法分离.

    依据流程图分析可知,第一次调节溶液PH是为了沉淀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第二次调节溶液PH是为了抑制铜离子的水解;

    (3)依据题干数据结合实验过程分析,依据数据计算和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得到CuSO4•5H2O的物质的量计算含量;

    (4)依据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回答;

    (5)根据反应物判断可能存在的杂质,溶解度不同的可溶性盐可用重结晶法分离;

    (1)废铜屑含有少量铁粉、油污,废铜屑放入蒸发皿,灼烧至表面变黑,立即停止加热,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油污,使铜被氧化为黑色氧化铜的作用;

    故答案为:除去铜屑表面油污;

    (2)图1的分离方法为倾析法;沉淀的颗粒较大,静止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常用倾析法分离;沉淀的颗粒较大,静止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常用倾析法分离.沉淀呈胶状或絮状,静止后不容易沉降,不能采取倾析法分离;

    A.该方法适用于过滤颗粒较大的沉淀,沉淀呈胶状或絮状,静止后不容易沉降,不能采取倾析法分离,故A不正确;

    B.使用该方法过滤后,若沉淀物要洗涤,可注入水(或其他洗涤液),充分搅拌后使沉淀沉降,再进行过滤,符合此过滤操作,故B正确;

    C.倾析法过滤可以避免沉淀过早堵塞滤纸小孔而影响过滤速度,故C正确;

    D.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作用,故D正确;

    故选A.

    依据流程图分析可知,第一次调节溶液PH是为了沉淀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第二次调节溶液PH是为了抑制铜离子的水解;

    第一次调节pH:因pH升高,平衡Fe3++3H2O⇌Fe(OH)3+3H+向右移动,产生Fe(OH)3沉淀而除去Fe3+

    第二次调节pH:是为了抑制铜离子水解Cu2++2H2O⇌Cu(OH)2+2H+,而提高产率;

    故答案为:倾析法,A;第一次调节pH:因pH升高,平衡Fe3++3H2O⇌Fe(OH)3+3H+向右移动,产生Fe(OH)3沉淀而除去Fe3+;第二次调节pH:是为了抑制铜离子水解Cu2++2H2O⇌Cu(OH)2+2H+,而提高产率;

    (3)已知:CuSO4+2NaOH=Cu(OH)2↓+Na2SO4称取 0.1000g提纯后的CuSO4•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25.00mL,待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17.32mL,计算得到沉淀铜离子需要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1000mol•L-1×0.025.00L-0.1000mol•L-1×0.01732mL=0.000768mol,依据CuSO4+2NaOH=Cu(OH)2↓+Na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得到硫酸铜物质的量=0.000384mol,则 0.1000g该试样中含CuSO4•5H2O的质量=0.000384mol×250g/mol=0.0960g;

    故答案为:0.0960;

    (4)吸取液体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吸取,当溶液吸至标线以上时,立即用食指将管口堵住,将管尖离开液面,稍松食指使液面平稳下降,至凹面最低处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管口,然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锥形瓶中,使管尖与内壁接触;

    故答案为:立即用食指将管口堵住,将管尖离开液面,稍松食指使液面平稳下降,至凹面最低处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管口;

    (5)铜屑、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4•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混有硝酸铜杂质,需利用溶解度的不同,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Cu(NO32•6H2O,重结晶;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实验设计验证,主要是镏出分析判断,过程中的定量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