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一)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二)生物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
(一)(1)、观察图知:图中的食物链是:树和草→斑马→狮于;
(2)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其中的生产者是树和草,消费者是斑马、狮子.
(3)绿色植物(树和草)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一营养级,其数量最多;狮子的营养级别最高,其数量最少.
(4)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斑马→狮子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狮子群会使斑马的数量增加,从而使草原上的植物(斑马的食物)减少,后来斑马的数量会随着植物(斑马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所以导致因斑马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
(二)(1)、认真阅读材料知:文中包含的生物有:菜、皂荚树、桑树、蝉、黄蜂、云雀、油蛉、蟋蟀;
(2)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文中包含的菜、皂荚树、桑树、蝉、黄蜂、云雀、油蛉、蟋蟀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3)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
(4)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三)(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修正液对人体是否有伤害,所使用的材料是小白鼠,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
(2)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本探究可作出下列假设: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
(3)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人两个笼子中;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4)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两种情况:①吃了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正常;②另一种可能是小白鼠均没有出现异常.
(5)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出现第一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如出现第二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没有伤害.
故答案为:(一)、(1)树和草→斑马→狮于
(2)树和草 斑马、狮子
(3)树和草 狮子
(4)D
(二)、(1)菜、皂荚树、桑树、蝉、黄蜂、云雀、油蛉、蟋蟀
(2)它们都具有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能够生长、繁殖、都需要营养等等.
(3)非生物 竞争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环境
(三)提出问题:修正液对动物体有伤害吗?
作出假设:修正液对动物体有(没有)伤害.
(1):甲组小白鼠出现异常,而乙组小白鼠正常.
(2):甲、乙两组小白鼠都正常生活.
设计方案: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不拌有修正液,分别放在两个笼子中.②将6只小白鼠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以上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的进食情况.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观察现象:①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老鼠有中毒现象,吃了没拌有修正液食物的老鼠正常.②两组小白鼠均正常.
得出结论是:如出现第一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 如出现第二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没有伤害
点评:
本题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生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点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二)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三)此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