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分析图解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光照,因变量包括:CO2吸收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
分析柱形图可知:从CO2吸收量来看,蓝光最高,红光最低;从气孔导度来看,蓝光最高,红光最低;而从胞间CO2浓度来看:红光最高,蓝光最低.
(1)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CO2吸收量更大,说明30d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更大.三种光照射,蓝光处理的组吸收的CO2更多,胞间CO2浓度更低,说明对CO2的利用率更高,而蓝光处理的组气孔导度也最大,说明蓝光通过促进了气孔开放,使CO2供应充分,加快暗反应,最终提高光合速率.
(2)CO2固定部位在叶绿体基质,因此叶肉细胞间隙的CO2至少需要穿过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内膜共3层膜(即3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作用部位.
(3)为了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可做到随机取样,并进行重复测定,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
(1)高; 蓝; 蓝光促进了气孔开放,CO2供应充分,暗反应加快;
(2)3;
(3)随机取样进行重复测定.
点评:
本题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以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与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实验原理、方法和相关理论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体现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