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的表达特点

1个回答

  • 《唯一的听众》教案

    主备人:刀云洪

    教材分析

    《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

    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

    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

    老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乐团的首席

    小提琴手,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

    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课题“唯一的听众”表面指

    文中的老太太,内在还隐含着对我拉小提琴的鼓励和

    引导,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是文本核心价值所在.在

    写作上设置了悬念,结尾出人意料.同时老太太的几

    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情分析

    由于家长的重视,

    如今的学生大多都有某项特长,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课文中“我”的

    经历和感受.因此在学习课文时容易体会“我”的心

    理变化.但是对老教授的做法及想法,这个年龄阶段

    的学生未必能体会的深刻.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从“我”的心理、

    行动的变化,

    了解“我”

    从音乐白痴成长为小提琴手的过程,感受我自信心的

    增强.

    3

    通过老教授的言行两方面的描写,

    感受老人

    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重点:

    1

    、运用写人文章的学法深入研读.

    2

    、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2、学

    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教法运用

    我最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反馈点拨”.从检

    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式度中梳理出探究的问题,学

    生质疑后,我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再点拨小结.在

    点拨引导中,我将尽量多地使用激励性语言.被周总

    理称为国宝级教师的霍懋征先生说“如果一个孩子生

    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当然“鼓励”“表

    扬”也是本文所蕴含的人文功能.在课中我用自己的

    言传身教来进一步诠释它,那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也

    得到些许落实了.

    导学练习

    1

    .认真朗读课文,抄写下列词语.

    白痴

    沮丧

    绝妙

    懊恼

    神圣

    蹑手蹑

    潜滋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