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使原溶液中酸根离子氧化,比如亚硫酸根,被氧化后就成为硫酸根,一样可以与后来加的钡离子生成沉淀,而原溶液中却本没有硫酸根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溶液,为什么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
2个回答
相关问题
-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钡溶液,如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 为什么不对
-
向某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不消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
-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含有什么离子?
-
向溶液中滴加Ba(NO3)2有白色沉淀,再加西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除可能含有SO42-外,还可能含有什么?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那么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这句话为什么是错的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
-
在溴化银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