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中学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A~Q 14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碳、B为氮、C为O、D为氟、E为Na、F为Mg、G为Al、H为Si、I为磷、J为硫、K为Cl、L为Ar、P为Ba、Q为Pb.

    (1)①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其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②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③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氧化性越强;

    ⑤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2)A与C形成的高价化合物为CO2,分子中C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用C原子、O原子电子式表示其形成;

    (3)F与K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微粒键作用力为离子键;

    (4)J位于第三周期16列,即位于第三周期ⅥA族;B元素形成的单质为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K形成简单离子为Cl-,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

    (5)根据各周期容纳元素种数确定F、Q原子序数,F、P同主族,且处于过度元素之前,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相差上一周期容纳元素种数,P、Q处于第六周期,分别处于2、14列,相差12列,其中该周期第3列容纳15种元素.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碳、B为氮、C为O、D为氟、E为Na、F为Mg、G为Al、H为Si、I为磷、J为硫、K为Cl、L为Ar、P为Ba、Q为Pb.

    (1)①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故Ar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故答案为:Ar;

    ②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上述元素中F原子半径最小,故答案为:F;

    ③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上述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HF最稳定,故答案为:HF;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4;上述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F2氧化性最强,故答案为:HClO4;F2

    ⑤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故其阴离子F-的还原性最弱;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上述元素形成的阳离子中Al3+半径最小,故答案为:F-;Al3+

    (2)A与C形成的高价化合物为CO2,分子中C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用C原子、O原子电子式表示其形成为:

    故答案为:

    (3)F与K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微粒键作用力为离子键,溶于水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离子键,故答案为:离子键;

    (4)J位于第三周期16列,即位于第三周期ⅥA族;B元素形成的单质为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N≡N;K形成简单离子为Cl-,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ⅥA族;N≡N;

    (5)F、P同主族,且处于过度元素之前,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相差上一周期容纳元素种数,设P的原子序数为Z,则F的原子序数为Z-8-18-18=Z-44,P、Q处于第六周期,分别处于2、14列,相差12列,其中该周期第3列容纳15种元素,故Q的原子序数=Z+15+(12-1)=Z+26,故答案为:Z-44;Z+26.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侧重对元素周期律与化学用语考查,注意理解掌握同族元素原子序数关系,掌握列与族的关系,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