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晋江市质检)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气态单质、共价化合物一般由分子构成,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结合中和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日常生活中合理用水的做法进行分析解答;由于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会严重地污染水体,为消除这种危害,一方面是研制使用无汞电池,另一方面是不乱扔废旧电池、对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4)通常把材料分成四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区分材料时主要从材料的组成上进行分析.

    (1)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2)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在被叮咬的皮肤上涂少许肥皂水或牙膏,痛痒便会消失,根据中和反应原理,肥皂水或牙膏显碱性,其pH>7.

    (3)日常生活中合理用水的具体做法有许多:比如及时关闭水龙头、用口杯接水刷牙、一水多用等.根据题意,电池中含有有毒物质,所以不要乱扔废旧电池,将废旧电池回收等都可以,围绕废旧电池的处理回答.

    (4)玻璃是石灰、砂子等物质在高温生成的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而有机玻璃是化学合成的一种塑料,外观颇似玻璃,属于合成材料;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锈钢是在在普通钢中加入金属铬而形成的耐腐蚀合金,属于金杯材料.

    故答案为:

    (1)离子;

    (2)>;

    (3)使用节水龙头(或洗菜水、洗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板、冲厕所等);不乱扔废旧电池(或废旧电池投入指定的垃圾箱;研究治理废旧电池造成危害的方法;建立防止废旧电池污染的研究机构等);

    (4)玻璃.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中和反应、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材料的区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